落花生教学活动表格教案
教学背景
本课时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落花生,并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了解落花生的外形、结构、生长发育等基本知识,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①了解落花生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②掌握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 | 学 | 方 | 法 |
1、导 | 入 | 落 | 花 |
2、呈 | 现 | 落 | 花 |
3、探 | 究 | 落 | 花 |
4、归 | 纳 | 数 | 据 |
5、分 | 组 | 讲 | 解 |
6、总 | 结 | 落 | 花 |
具体过程
①导入(10分钟):通过学生小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落花生图片、文献等,激发学生对落花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落花生。②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落花生实物,让学生观察落花生的外形、构造等,通过师生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落花生。③探究(4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通过实验方式了解落花生的生长发育过程。例如:观察落花生在土中的生长情况;拆开落花生外壳,了解落花生内部结构等。学生通过实验方式,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④归纳(10分钟):学生将实验结果用图表等形式记录下来,分析实验结果,对落花生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过程等知识进行归纳总结。⑤分组讲解(20分钟):学生按照小组进行讲解,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落花生相关信息和实验结果,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⑥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本课所学知识,总结落花生的特点和生长发育过程,并鼓励学生用所掌握的科学探究方法探索更多有关落花生的知识。
教学反思
本课时通过使用表格形式安排教学过程,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清晰明了。以探究落花生为主线,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通过分组讲解,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本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反响积极,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