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 原文及翻译、注音(上教版)
第一则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练习,岂不快乐?有朋友从远方来,岂不欢乐?人们不懂我的道理,我也不会生气,不是君子吗?”
第二则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翻译:孔子说:“善于花言巧语和外表漂亮的人,很难具备仁德之心。”
第三则
原文: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翻译: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无法成为一个君子。”
第四则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翻译:孔子说:“君子表现出别人的美好品质,不表现别人的恶劣品质。小人则相反。”
第五则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孔子说:“弟子进门就要表现出孝顺之心,出门则要表现出对兄长等长辈的尊敬。要谨慎而可信赖,广泛爱护众人,亲近仁人。如果有多余时间,则应该专心学习文化知识。”
第六则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翻译:子夏说:“品德高尚的人,容易产生外在的光彩;对待父母,会竭尽全力;对待君主,会舍身全力;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即使他们自己说没有学过,我也一定认为他们已经学过了。”
第七则
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翻译:孔子说:“连续三年不改变对待父亲的方式,可以称之为孝心。”
第八则
原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孔子说:“君子吃饭时不追求吃饱,住处不追求舒适,做事敏捷慎重,注意言辞,这样就能走上正道,可以称之为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