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谈生活->刘鸿亮院士1950年考入清华(刘鸿亮院士:1950年清华之路)

刘鸿亮院士1950年考入清华(刘鸿亮院士:1950年清华之路)

***不贱渐渐贱+ 论文 7141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刘鸿亮院士:1950年清华之路

清华东北抗联分校的探索与建立

1950年初,刘鸿亮应北洋大学召唤来到了东北抗联分校,成为该校力学专业的第一任教授。这所学校由东北抗联的一批军事功臣和抗联在东北根据地的和平企业家共同创办。刘鸿亮在这所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将自己过硬的学术素养与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的大背景结合起来,带领学校探索教学内容丰富、政策引导分明、教育育人导向的新型建设思路。他还发挥力学专业特色,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应用地深入箐析、掌握和创新关键技术,有力地支持抗联根据地的工业维护和民生服务等方面的科技攻关和建设。

与总线的历史沿途

1950年6月,刘鸿亮调入当时处于北洋大学内海的清华大学,成为其力学系高材生。其后在清华大学的求学和研究生涯中,刘鸿亮向来乡话数学泰斗的吴大猷教授学习应用数学,继承了中华数学盛传的理论创新与工程实践的精神。在学习的同时,刘鸿亮还积极参加外语、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力求遵循时代发展要求,尽最大能力地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如今回望那段清华之路,刘鸿亮勉励后人,教育应用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务实研究,多方创新

中新建交之际,我国在多领域吸收、转化和创新先进技术的需求日益强烈。作为力学专业的精英和学术领军人物,刘鸿亮院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国家重点领域的创新研究和科技服务中发挥积极作用。他倡导规划和实施科学、开发、应用相结合的革新思路,促进科技人才的培训和社会需求的应用。他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多方面开展“应用创新”研究,从光学成像到微机器人,从信号处理到辐射检测,从控制技术到电化学传输,从计算区域机制到空气动力学,从汽车安全到海洋工程等领域均有涉及,形成了自己清晰而深厚的理论体系。 在刘鸿亮院士的倡导下,我国科技服务领域的“应用创新”概念逐渐被大众接受和高度评价。这实际上也印证了刘鸿亮院士提倡的科技创新模式,即推进“应用创新”的发展,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国家创新的源动力,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和科技发展的科技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