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杂谈生活->决策树算法流程CART(CART算法流程解析)

决策树算法流程CART(CART算法流程解析)

***不贱渐渐贱+ 论文 5113 次浏览 评论已关闭

CART算法流程解析

什么是决策树算法

决策树是机器学习中常见的一种分类算法,以树状的形式建立模型,并根据样本特性判定样本所属类别。决策树的优点在于可读性高,易解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并且方便对新数据进行分类。

CART算法流程

CART(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算法既可用于分类问题,也可用于回归问题,基于树状和切分入手,将数据递归地分为两部分来构建一个二分递归树模型。CART算法步骤如下: 1. 确定最佳分割变量:从所有的自变量中,遍历选取一个自变量,对其进行所有可能的分裂点的尝试,以Gini系数为例,寻找最小的加权不纯度。当然,不止Gini系数可以作为分割的标准,还有信息增益与信息增益率、处理连续型变量的一些特殊方法(如C4.5算法)等。 2. 进行分割:拿到最优的分割变量和对应的分割点后,依据分割点把数据划分为两面(左右子树)。对于离散变量,划分标准是取值是否等于该类别,在左子树为真,右子树为假。而对于连续变量,则根据连续值和分割点的关系,以大于或等于该值为真,小于为假。 3. 递归直到满足停止条件:递归二叉分割,将数据分割成两部分,重复进行直到最后的叶节点,这是一个递归过程,一直分割数据集,构建二叉树。决策树分割停止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限定递归深度或树的叶节点个数,并且这个停止条件是在不断验证算法是否过拟合的基础上得出的。

CART算法的优缺点

在决策树算法中,CART算法以优越的效率和准确度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不过,它也存在一些缺陷: 1. CART算法容易过拟合,特别是在数据量不足或者数据噪声较大的情况下。 2. CART算法采用的是“贪心算法”,可能会落入局部最优,而无法得到最优的决策树。 3. CART算法对于连续变量的处理存在一定的问题,某些情况下容易失去变量的关联性。 ,CART算法的核心在于分割数据并递归生成分支,逐层生成分支直至满足生成决策树的截止条件。但CART算法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很多的,比如决策树易于过拟合、对连续型变量的处理不够充分、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这些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我们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