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鸿亮院士1950年考入清华(刘鸿亮院士:走向清华的漫漫征途)
刘鸿亮院士:走向清华的漫漫征途
1950年,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刘鸿亮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这位日后在计算机系统结构领域获得世界级成就的科学家,在其人生早期的奋斗经历中也经历了不少波折。
少年的兴趣
刘鸿亮,1931年出生于湖南道县一个贫寒的农村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他自小就表现出了对科学技术的浓厚兴趣。从小学起,他就常常花费零用钱购买各种机械玩具,并尝试改造它们使之更为实用。初中时,他的爱好则转向了无线电学。他动手拼凑出了自制的收音机,并在它基础上不断尝试对电路进行改进。
可是,正像很多那个时代的孩子一样,刘鸿亮并没有享受到上学的机会。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才得以考入了当地的电机学校。然而,这所学校并不被当时的社会看好,无法继续提供学分。1950年,刘鸿亮经过不断努力,终于获得了前往北京参加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机会。
艰难的入学考试
刘鸿亮前往北京的路途十分艰辛。他一路上通过骑自行车、坐火车等方式行进了800多公里,终于抵达了清华大学的考场。不过,随着考试的展开,他才发现自己与考试要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这次考试,刘鸿亮到达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此时,其他考生已经在清华大学门口集训数十天,将应试课程的知识重点等内容背得滚瓜烂熟。相比之下,刘鸿亮对于唯一的一次机会的内容几乎是一无所知。加之当时大环境的不帮助,他甚至无法找到人帮忙分担一部分的考试内容。
顽强的生存精神
在这个几乎没有背景、没有积蓄、甚至没有一个稳定生活来源的社会环境下,刘鸿亮必须对未来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规划。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他以30分的成绩半硬着头皮考上了清华,毕业后开始了他的科学事业。他坚信,只要追求、前进、自立、不放弃,一定能最终走到成功的彼岸。
刘鸿亮也走过了很多条道路,跨过了很多障碍。但他始终信仰着这样一种生存精神:对于不安,他从不计较困难;对于毒瘤,他精益求精,并且愿意为此付出艰辛努力。正是这样积极向上的信仰,使得刘鸿亮在今天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中成为了领先人物。